山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欢迎您的访问!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太极伴我度余生

时间:2024-01-24 12:23  点击:2402 作者:​王守如 董晶 来源:左云县老体协

     "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这句话是对生命短暂的形容。事实上大多数人也是活不到一百岁的,如果按全国平均寿命算,我们这些五零后已经活的八九不离十了,就是从六十岁退休算起余生也不过二十多年。小时候盼着快快长大,上了岁数希望慢慢变老。生命的列车正点运行到站就停,这是自然规律由不得自己。不过在余下的这段行程中做些什么如何度过全由自己做主。当今社会老年生活丰富多彩,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咱没那个细胞无缘融入。健步慢跑山地车,跑不动走不行单调枯燥我不喜欢。门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配合类活动没基础根本上不了手。打扑克怕挨骂,打麻将怕输钱。对我来说又是一次重要的选择。


    我家离体育场不远,退休前每天早晨在田径场转圈走步后,就到门球场那边看看。门球场一共四个场地,打门球的只占北边西头那个场地。其它那三个场地是很多人练太极拳的地方,音乐伴拳安静祥和气氛不错。太极拳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既有文化内涵又能强身健体。群众基础广泛,深受中老年朋友们的喜欢。渐渐的我就萌生了试着学学太极拳的念头。老学员也是我的老同学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团队。最初我不知道太极拳还有那么多门派,后来才知道光杨氏太极拳就有好几个分支流派。在我们县除了杨氏太极拳还有崔传杨式太极拳,学的人都不少,并且都是有组织有领导有活动的团队。初学那几天觉得比较难,两个月后竟然能跟着众人把一零三式做下来,又觉得学太极不太难。好友指导我跟着口令一个人做,效果不错,后来不跟口令一个人也能做下来,就觉得太极拳并不难,兴趣渐浓信心日增。


    有拳友说练太极也能上隐,一天也舍不得误。这话不假,我就是回了家躺的那儿也不由的要比划比划,老婆说我是鬼抽筋。说是说她还是很支持我的,还张罗着给我买过武术服装太极鞋。三四年下来我学会了杨氏、武当、国套等七八套拳架套路和一套杨氏太极剑。其间众人给了我很多帮助和辅导。有"这老汉架落像,好好学"的鼓励,也有"悟性好进步快"的夸奖。不知不觉中我竟有些得意忘形自以为是,起轻不压重地飘然起来。也忘了"拳练三年嘴自闭"的箴言,竟然还带了三四个初学的爱好者开始指拨别人,真是胆大妄为。直到看了一本书,彻底击碎了我盲目主观的自信。


    那是二0一五年在南京儿子家过春节,办年货的时候顺道进了一家书店,在武术类书架上选了一本《太极拳理传真》的书。书是一代名师李雅轩的高徒张义敬编著的,文章深入浅出娓娓道来,通俗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他们对太极拳理的深刻认识和精辟的诠释,醍醐灌顶振聋发聩。拳理拳技部分我反复通读了几遍,越看越羞愧越看越脸红,真是有眼不识太极拳。自己那两下子还差的远呢,充其量也就是个仿太极的广播操,连太极的门都没摸到。二零一六年下决心拜一代宗师杨振铎的入室弟子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李志伟为师,从一举一动一招一式学起。在李老师的悉心辅导下逐步走上正轨,拳式动作规范了许多,拳技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同时我特别关注利用其它学习的机会,二零一七年夏天和二零一九年夏天两次专程下大同听了杨斌和杨军老师的两场讲座。二零一九年十月还报名参加了在临汾举办的国际杨氏太极拳精英赛,参赛是个由头,听讲座才是目的。两天听了四场讲座,李剑方、余功保、赵幼斌、杨军都是太极名家,近距离聆听和观摩了大师们的讲解和示范,听的清楚看的真切,印象深刻受益匪浅。从此我走上了虽然辛苦却也快乐的习拳之路。


    "太极十年不出门",说明了学习太极拳有难度而且难度还不小。太极拳起步容易入门难,王宗岳在拳论里把习练太极拳分为三个层次:着熟、懂劲、神明。着熟就是入门那个层次,其内涵是手与脚、肘与膝,肩与跨、上与下、内与外和形与神六个相合。像我这样年龄偏大的初学者要达到这个要求绝非易事,更别说后面的懂劲、神明那两个层次了。太极拳代不数人,咱算老几?因此我的出路也只能是下些功夫费些心思尽量做到着熟入门那个层级。


    词典上套路的定义是一组编制成套的武术动作。一招一式是基础,基础不扎实就很难学有成效。在门球场未被占用之前,杨氏太极二站早晨在那里活动,下午没人去,场地空旷安静,周边杨柳婆娑空气清新,正适合我们几个人练习切磋。范德治老师每周一节的单式教学视频对我启发很大,对不连贯不协调不得势的招式我就利用这个时段进行单式或联式练习。有人说每个动作每天重复五十次,二十一天就能形成习惯。我的想法就是通过不间断的单式或联式练习,变被动为主动,逐步形成自觉的意念记忆和行为习惯。杨氏太极拳主要招式通练一遍我用了一年多时间。实践证明单式练习有利于对攻防含义的理解和身形步法的掌握,是提高动静开合虚实转换等技巧以及手眼身法步协调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此我有切身体会。


    有人说太极拳是披着功夫外衣的哲学,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感,身体的舒适感,挑战的成就感和自律的获得感。这话不假我是感同身受。太极拳是一项高雅的健身运动,随着舒缓悠扬的音乐仔细做好一招一式,身心兼修是一种格外舒畅的享受。一趟拳下来自觉神清气爽,步履有力,心中充满了我还不老的自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认识到贪多嚼不烂,学以专而精的道理。于是下决心放弃了大部分拳架套路,专攻杨氏太极拳一零三式(三十分钟),再练练武当十三势(十分钟),加上热身活动共一个小时左右,正好是自己的一个活动量。


     通过看书看视频听讲座结合多年来的练拳体会,发现其实打啥拳都一样,都是以张三丰和王宗岳的拳论为理论基础。"虚领顶劲,含胸拨背,沉肩坠肘,立身中正,气沉丹田,松腰开胯,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与腰,形与手指节节贯穿”是各拳种流派共同遵循的行拳准则。拳种是门太极是山,天下太极是一家!


    习练太极拳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探索的过程,太极无限,学无止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写字需一笔一画,练拳在一招一式。这就要从规范动作做起,在着熟入门上下功夫,勤学苦练持之以恒,戒骄戒躁用心揣摩。十多年来我基本上是每天上下午两场活动,并对杨氏太极一零三式和武当太极十三势情有独钟,是必练套路。除了按时参加团队练习,每天一趟单独练习是我的习惯,时间地点自选,揣摩比划由人,兴趣盎然其乐无穷。学习太极拳还有个好处就是有个稳定活跃的交流群体,练完拳除了互相之间做些交流探讨外,还能一起拉拉家常,说个笑话,兴起时来一场友好的抬杠,不是开心一刻,是开心每一天。


    有付出就有收获, 通过多年来的练拳活动,让我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太极拳的魅力和老有所为的乐趣。在余下的岁月里我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尽量为自己营建一个不徐不疾健康快乐的晚年。(左云县老体协   董晶)


陈靖编辑

版权所有©2010~{{ currentYear }} 山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
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西渠路20号(迎泽桥西北侧)  联系电话:0351-6040940 传真号码:0351-6040940 电子信箱:shanxiltx@163.com
晋ICP备18010283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