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当前时间:

从女儿的《女记者印迹》说起

时间:2022-03-10 10:04  点击:1613 作者:贾北安 来源:洪洞老体协

    《女记者印迹》是女儿正式出版的一本新闻类书籍,这是她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收获。此书共收集了各类新闻专题稿件100余篇,学术论文7篇。共分为:槐乡采风、沃野热土、躬耕圣园、新闻在线、附录等五个版块。其内容触及到了槐乡大地各行各业,从文化教育到企业管理;从产业结构调整到万亩滩涂开发;从平川大棚蔬菜到山村畜牧养殖;从学校的危房改造到莘莘学子的酸甜苦辣……把一个复杂多元五彩纷繁的社会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20年来,令人欣慰的是,女儿在物欲横流、道德缺失的今天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她没有消沉,没有停止,毅然握紧手中的笔,笔耕不辍,采写了不少改革开放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名人名家,为读者奉献出一篇篇既有思想性、指导性,又有可读性人情味的特写、专题,受到广泛地欢迎和赞誉。收入这本书的作品有不少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语言生动,颇是女儿观察细腻,刻画入微的动力,每当看到满头披肩,提个小包,急匆匆,快节奏的走向下一个采访对象,我总会从心底里祝福她。


    遥忆当年,女儿大学毕业后,单位领导交给她新闻配音工作,当时由于不是科班出身,在新闻配音上缺乏应有的技巧,难免出现窘态。然而她深知,要想当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的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塑造自己,才能对工作做到游刃有余。


    她每当拿到新闻稿时,都要先练习读上数十遍,时刻注意每一个字地发音准确,每一句话都要读得自然清晰,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同时,她还闻鸡起舞,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朗读报纸、杂志、练绕口令,后来她发现自己读出的内容还是比较空洞,与听众达成一种默契、形成共鸣,还是有着距离,于是她又从逻辑结构训练开始,对思维进行训练。每天晚上我和她妈都要聚精会神观看她播的新闻,主要是寻找瑕疵,仔细琢磨成功与失误,然后与她交流,强化训练,牢记于心。


    除此,她还利用一切时间,向台上的老新闻工作者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向电视里的节目主持人学发音、练口型,不断校正自己的语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的新闻配音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全省广电系统组织的播音员主持人培训活动中,获得了国家语委颁发的普通话一甲达标证。


    工作中的成绩为她实现梦想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2004年,单位安排她到专题部工作,担任《田园》栏目制片人。2005年她又策划了《校园风景线》栏目,当时她压力很大,要真正做好一档教育栏目谈何容易。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她深入基层熟悉情况,了解目前全县的教育现状,并与家长、学生、资深教师详细交谈,掌握一些有关教育方面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她围绕县上的中心工作,制作了《课程改革扎实推进》、《初中不再一考定终身,更重综合素质评价》、《备战高考》等节目,并结合教育特点,为学生策划了《让学生的寒假生活更精彩》、《高考心态谈》等,同时在《芳草地》小板块中播出了《风情校园》、《青春是首歌》等电视诗歌散文。不长的时间里,这个栏目便上了“路”,初步形成了她自己的写作风格。在领导、同仁们的鼓励声中,在被采访对象的感动中,她对新闻事业的热情越发高涨,自信心也进一步增强了。


    大凡奋斗者的经历都可表明:“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2011年,单位领导为了进一步拓宽卫生宣传工作渠道和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升行业形象,让她策划《公民健康》栏目,她在栏目的策划、包装、运作等方面多次征求台领导、部主任和卫生局领导的意见,她还深入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了听取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共同商讨筹划。同年8月底,经过数十个日日夜夜的紧张筹备,洪洞广播电视台第一档医疗服务类节目《公民健康》正式开播了,开播后策划播出《关注民生 享受健康》《高血压背后隐秘杀手》《关注糖尿病》《远离颈性眩晕》等节目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领导的好评。


    她告诉我,在新闻采访中,最使她难以忘怀的是,一个冬天,刺骨的寒风,卷着雪粒,根据新闻线索来到刘家垣镇的一个小村里,采访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女孩。这是一位小学生,家境贫寒,父母无法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只有躺在土坑上与病魔抗争。采访中,小女孩纯洁的心灵和她父母无奈的目光,使她的心灵受到了震颤。她把仅有的一点心意送到了小女孩的手中,女孩的父母含着泪花向她道谢。这篇报道播出以后,受到了社会的关注。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大家纷纷捐款、捐物,帮助小女孩渡过难关。


    多年来,她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一步步向新闻事业的高峰攀登。先后共采写各类新闻3000余篇,独立策划编辑完成专题530余部。在《山西日报》《山西省广播电视报》《山西省科技导报》《临汾日报》等报刊及省、市官方网站发表文章320余篇,30余篇获国家、省、市奖。其中《苦难历程 幸福人生》《永不放弃》获省、市广播电视专题类一等奖;《殷殷红枣情 甜透百姓心》获市广播电视节目新闻类一等奖;论文《注重现场报道 民生新闻更出彩》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为二等奖。她多次被省市、县等宣传部门评为 “宣传思想文化先进工作者、信息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新闻工作者”。


    在女儿的书中,可以看到真正的“人文合一”境界,这是一个真真实实的女儿,也是一个怀揣着质朴的理想,保持着善良的赤诚之心,在人生道路上谦卑地留下的又一个脚印,既平实敦厚而又独具个性。她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她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之旅的真实记录。


    难怪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晋廷瑞为该书所作的《序》中写道:“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子,以其对事业的执着与奉献,在这变幻莫测、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能够把握住社会的本质和生活的主流,带着探究与思索;带着审视与激情;带着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用欢快而流畅的笔调,触及到了槐乡大地各行各业和各色人等。她用声情并茂的笔触,将看似平常的事,用家常的话和家常的情写了出来,人物形象在平淡无华的叙述中立起,令人肃然起敬,留下了相对深刻的影响


    女儿任记者期间,肩挎小包,走遍了洪洞的山山水水,将所见所闻如实地记录下来,这是记者的本能和天职使然,多少年来,她将身心全部投入到家乡的新闻事业,专心地锤炼令其文字创作凸显出扎实的文字功力和厚重的画面质感,她的文章放眼槐乡大地,既有目睹山川风物和人间万象的白描,也有远古历史和悠久文化的钩沉,更有乡村振兴中涌现出来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画,在景物和知识的徜徉中,又能窥探到她富有现代性的思索。褒扬和批评,不失于偏颇;感谓和议论,均有的放矢,而这一切都植根于尊重的基础上,感恩故土和充满善意的温情里,诸多篇章中,既有诗化的讴歌赞叹,也有直抒胸臆的袒露,还有以镜头追踪述说的故事,更有以蒙太奇衔接的历史和现代的交叉记叙,堪称文心独运,不露巨痕。


    多年的采访实践,她深深地体会到:采访是一门很深、很大的学问,是记者的基本功,没有采访就谈不到写作;采访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所采访的人和事,一定要做到准确无误,决不能歪曲事实;采访要抱一个学习的态度,要学会和采访对象交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采访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世界之大,千古之远,处处皆学问,时时要留心。


    晋廷瑞部长在《序》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她出生于教育世家,书香门第,……她自幼受家庭熏陶,且勤奋好学,多年来在县电视台领导和同仁的支持帮助下逐渐走向了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文风。文风朴实是贾莉作品的一个特点,有些文章,她完全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平实自然、简练清晰、毫无夸饰之词,朴实中显出纯真、朴实中透露出灵气,别有韵味、富含魅力,使人有一种真实亲切之感


    山西省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李骏虎也欣然命笔写序,他夸奖女儿说,“她是个不可多得、与众不同的主持人,她不是花瓶式的女主持,而是有学养、有思想的知识型的主持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位领导又安排她主编内部刊物《洪洞广电》。从电视节目到广电杂志、从记者到编辑,对她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办好刊物,如何让读者满意,成了朝思暮想的牵挂。她先后利用一切时间,制定了《洪洞广电》策划方案,内刊通讯员工作制度,下发了关于开办《洪洞广电》内刊的计划,同时积极联系印刷公司,设计封面,确定刊物版式……,终于第一期《洪洞广电》面世了。


    历史的洪流总是滚滚向前的,至真至深的情怀,沉淀于艰辛的付出。在县融媒体改革的大潮中,《槐乡大地》编辑部应运而生。上级的举荐,融媒体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她又义不容辞地成了县级党报的执行主编。


    三年来,她主持的《槐乡大地》编辑部,在县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县融媒体中心的直接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新时代、弘扬主旋律,在舆论引领、媒体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先后完善制定了编辑部工作流程、岗位职责、校对清单等各项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组建了由市县作协、诗词学会等文学爱好者及相关部门宣传人员组成的通讯员队伍;协调了每期排版及印刷事宜,确保报纸按时发行;组织了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各类资料的查找整理工作。


    截止目前,共编辑出刊《槐乡大地》报136期,电子报136期。精心策划了《根系祖槐归梓里 九州一脉祭清明》《春风浩荡满目新 征衣未解再跨鞍》《翰墨光影颂 职工心向党》等60余个专题,对全县重点工程、大型活动、中心工作等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了集中宣传;在要闻版块,开设了《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奋进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等53个专栏,多角度、多方位报道我县在各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在文化版块,开设了《我的入党故事》《朝花夕拾》《诗词曲赋》等栏目,立足本土,重点弘扬先进文化,发掘传统文化,传播红色文化,努力提升报纸的文化含量。


    两会期间,她还策划12个版面,推出 “两会”特别报道,为全面建设“华夏根祖圣地,幸福老家洪洞”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疫情防控期间,重点策划了以“抗击疫情 我们始终在一起”为主题的相关报道;开设了《战疫情 我们在行动》《来自抗疫一线的报道》《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停课不停教 停课不停学》等9个专栏,推出了专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大战役”》,共刊登相关报道106 篇,营造了万众一心防控疫情的舆论氛围。


    一个执行主编作为出刊前统稿、编辑的把关人之一,时间紧、任务重,来回穿梭在编辑部与照排室之间,经常不知不觉,已晨光熹微,但能为党报增添一份力量、与伙伴共同“战斗”,内心却是无比满足。


    “为党多做一些工作,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为人民多做一些服务,这就是我的初心。作为一名新闻人,我时刻牢记,党所指引的方向,就是新闻战线前进的方向;党所开创的事业,就是新闻工作者为之奋斗的事业。”女儿如是说,“我要践行好“四力”,用好我们的笔端、我们的镜头,用群众听得进的语言,生动记录好全体槐乡儿女团结奋斗的壮丽史诗,做初心的传承者、守护者、发扬者


    女儿从青春年少的习作初啼,到已届“不惑”的文笔功力,始终不渝地保持着一种纯洁质朴的清新。读书受教,那些冬烘式的学究理论没有磨损她文字创作的棱角,工作清规戒律的教条,家庭生活的繁琐,也难以困囿她内心的自由追求和才情迸发,《女记者印迹》是女儿厚积薄发的一次井喷,女儿对文字的苛求和吝啬,对篇章结构的讲究和主旨意境的追求,委实是匠心独运,颇具名家的笔记之风,言简意赅,平白朴实,却回味隽永,短则几百字,长则亦千有余,记事记人,实则迥异,各呈精彩。


    女儿曾经给我这样说过:一个人是否优秀,常常不在于已经成就了什么,而是在于它应该被看作是一种与人结伴的素质,是一种善于把握人生之美并懂得体味这种人生之美的能力。故此,她的文章才能显得如此生动盎然。


    其实,女儿对自己的不满近乎苛刻,她那张灿灿的笑脸上随时随地都会演绎出令你最意外的表情!她的外表和精神有着极大的反差。猛一看起来她是个安份守己,本分老实,相夫教子,安于现状的女人,但是她真的不是!她的不甘心,她的不屈服,她的不停止,她的不服输,她把自己推陈出新到了接近悬崖的地步,还没有一个我认识的女人像她那样对自己如此地不珍惜!


    我相信她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她是个需要不停行走的平凡的女子。不走了,对她不公平,不走了,对我也不习惯。走吧,女儿!我知道《女记者印迹》是她写作的序幕,既然拉开了,还能停止吗?


陈靖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