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当前时间:

协会介绍

山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三十年纪事 第五章 创建“家业”

时间:2016-02-22 16:10  点击:1825 作者:山西老体协 来源:本站原创

第五章    创建“家业”

 

山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之后,虽然组织老年人开展了不少活动,但碰到的困难仍然不少,第一个困扰协会的问题就是没有办公场所,老年体协没有一个“家”。主席们每次开会都得打“游击战”,借用其他单位的会议室。为创建老年体协的“家业”,卫逢祺主席和各位副主席筹划了多种方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个理想结果,奠定了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以后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 拟建“老年体育宫”无果而终

各省、市、自治区老年体协成立以后,都在想方设法解决办公场所和活动场地的问题,有的已有相当的进展。其中办公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最好,不仅有七百多平米的办公室,还有专人、专车,并修建了室内外网球、乒乓球等活动场馆。湖北省也已经筹集了三百多万元,正在建设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准备建设游泳、网球、乒乓球等活动场馆。这些情况引起了卫逢祺主席等领导的重视,感到如果我们不赶快抓办公设施和场地的建设,山西的老年体育就没法得到大的发展。

其实,就在省老年体协成立后不久,卫逢祺主席和协会其他领导就提出过建设办公设施和活动场馆的方案,大家倾向于建设“老年体育宫”。因为当时太原市已经有了“青年宫”和“少年宫”,就是没有“老年宫”。建设“老年体育宫”的设想很富有创造性,也具有吸引力,但这是个大工程,需要一大笔资金和一大块土地。实话说,凭老领导们的人脉和能力,当时在太原找一块土地还不是太难,但在省财政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资金问题是个大问题。当时许多地方都在利用发行奖券、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老领导们想到了发行奖券这个方案。

1984年8月,省老年体协提出发行奖券的初步意见是:发行总额1200万元,省直发行回收600万元,各地、市发行回收400万元,200万元用于奖金(也有提出发行1500万元,500万元用于奖金)。有1000万元资金,再加上政府的资助,修建“老年体育宫”的经费应该差不多了。这个方案提出后,经过几个月的做工作,政府分管副省长白清才同志和人民银行的领导已经同意。1985年2月9日,省老年体协主席会议决定,加强发行奖券工作的宣传和动员,并作为1985年的一项中心工作抓好。为此,省老年体协成立了“山西省老年体育基金会”,由卫逢祺主席兼任会长。

就在奖券即将设计印刷之时,国务院于1985年3月4日发出《关于制止滥发各种奖券的通知》,通知说:“最近一个时期,不少工商企业、事业单位滥发各种彩票、奖券,已经形成一股新的不正之风”。“有的发行各种彩票、奖券,设立重奖,助长人们的侥幸、投机心理,为一些人借机牟利、搞不正之风创造了条件。”通知要求:“文艺、体育界举办文体活动搞有奖售票、有奖评选的,今后原则上不能再搞。有的文体活动,主办单位为了筹集文体事业开发资金,在不影响国家和群众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采取有奖售票办法,但必须报经上级领导机关批准。”

对照国务院的通知,主席们认真进行了研究,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们不属于国务院的禁止范围,而且已经得到省政府的批准。但考虑到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看到太原市发行的一些奖券销售情况不是很好,决定还是把这件事情放一放。这一放,以后也就再没有机会做了。拟建“老年体育宫”的方案,十分遗憾的胎死腹中。

    二、建成老年体协会馆有了自己的“家”

虽然老年体育宫建不成了,但办公场所还是要尽快解决。而且主席们还有另外一层考虑,就是自己要想办法创收,解决一部分办公和活动经费。

省老年体协成立之后,省政府领导和财政部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财政给老年体协当年拨款5万元,1985年拨款10万元。比起其他协会,财政厅已经给予了特殊的关照,但与开展老年体育活动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再要求财政多给钱,在当时的条件下已不太可能。卫逢祺主席讲,我们老年体协不能成为社会的负担,不能老向政府要钱,要想办法挣钱。有了办公场所,自己用不了可以出租一部分;有了办公用房,就可以依托成立经济实体,搞点经营。

经过征求其他主席意见,卫逢祺主席决定向政府申请建设“老年体协会馆”。考虑到财力的限制,卫主席不让搞得太大,投资不要太多。选址选在什么地方?如果另找地皮需要花钱,而且工作人员食宿也不方便,最后拟在体委大院找一块地方。在和省体委领导协商时,得到他们大力支持,同意在省体委大院解决一块地皮,除能盖会馆外,再建一块网球场地,供协会人员活动。会馆设计为四层小楼,面积有2000平米,投资预算60万元。省政府领导和财政厅很支持,当年先拨款28万元。1985年下半年,开始了“老年体协会馆” 的建设。

在决定由谁负责施工时,卫逢祺主席考虑到建成以后还需要维修等问题,感到如果由老年体协自己管,人力、物力都有困难,决定委托省体委代管,施工以及建成后的日常维修均由省体委管理。虽然有人代管,其实在施工过程中老年体协领导经常检查、过问,有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1986年4月,会馆的主体已经基本完工。省老年体协请懂工程的专家进行了验收,发现一些质量问题。一是结构灌浆有几处不合格,二是钢筋配量不足,三是砖体砌得不平整。对此,省老年体协领导专门进行研究,对监督施工人员提出批评,要求坚决采取补救措施。根据老年体协领导的意见,施工单位又进行了多处加固。到6月底,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会馆”的主体工程完工了,但资金问题还没有解决。卫逢祺主席又找到白清才副省长,请再支持一下,把这件好事办完。白清才副省长理解老同志们的困难,同意再由省财政支持30万元。这样,建设资金就全部落实了。那时候搞建设,光有资金还不行,还需要钢材、木材、水泥指标。主体完工后,省老年体协领导出面,又批了20方的木材指标,解决了装修的用木材问题。装修完工后,又追加了5万元用于工程扫尾。

1987年1月20日,“会馆”竣工。至此,省老年体协总算有了自己的办公地点,有了一个“家”。虽然在建设过程中费了不少周折,但作为一个群众团体,能有这么一栋小楼,在省直机关也是屈指可数的了。

但有“家”还不等于有“家业”,“家业”还需要一定的资金做后盾。办公地点解决了,经费问题就突出了。经费缺乏是一般社会团体的共同问题,老年体协也不例外。老年体育工作涉及的组织比赛、购买器材、日常办公等都需要经费。老年体协建立之初,省财政支持经费5万元,第二年支持10万元。第三年机关统一压缩经费30%,财政支持7万元。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老年体育要想发展,单靠财政的支持是不够的。卫逢祺主席也多次讲,不能老向政府伸手。所以,老年体协的领导想尽各种办法筹集资金。

发行体育奖券的方案曾经使老年体协领导满怀希望,但由于国务院发的通知而受挫。于是,在“经商”和“下海”大气候的影响下,省老年体领导决定在开办经济实体方面进行尝试和努力。

1986年5月,学习云南省老年体协建立体育服务公司的做法,成立了“康乐寿综合服务部”, 开办“小卖部”。“会馆”竣工使用后,又开办了招待所和“旅行社”,并且出租了一层办公楼。基金会从银行贷了款,做一些焦煤方面的生意。1987年12月,又成立青山实业公司,拟把各方面的生意做大。昔日的“大领导”为了老年体协的发展,委身做起了“小买卖”,也就是从这时起,老年体协有了自己的经营收入。开始时,一年也就收入几万元,虽然不算多,但加上财政每年支持的十万元左右,也能办一些事。

省老年体协终于创建了自己的“家业”。

三、老年网球馆落成扩大“家业”

1985年12月,在建设老年体协会馆的同时,已经开始酝酿建老年网球馆的事。建设老年网球馆的起因有两个:一是老年网球活动发展较快,省直机关打网球的领导和老年人大大增加,而且全省每年都要搞老年网球比赛,没有几个连片的场地的确不方便。二是全国老年网球比赛组委会建议,1988年全国第八届老年网球比赛在我省太原举行,但太原市却没有能够举办全国比赛的网球场地。

省老年体协把争取建设老年网球馆作为1986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卫逢祺主席直接向李立功书记和王森浩省长汇报,强调我省应该承办1988年的全国老年网球比赛,因此建设网球馆势在必行。在立功书记、森浩省长的大力支持下,有关部门同意了省老年体协的意见,并要求抓紧项目的设计报批工作。1986年5月,省计委批准了省老年体协的初步设计,下发了基本建设任务书,同时下达了省计委的160万元的投资。

与老年体协会馆不同的是,老年体协主席会议决定老年网球馆建成后的管理使用由老年体协全面负责,所以建设施工也当然由老年体协直接管理。老年网球馆从立项到施工,有许多手续需要到太原市各个部门办理,为方便工作,卫逢祺主席请已退休的太原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张长胜同志负责工程施工期间的各项工作。

这时,从安徽合肥市召开的全国老年网球比赛组委会上,传出一个消息,说原定天津举办的87年第七届老年网球比赛可能有困难,山西省需要作好提前一年举办赛事的准备。这就促使网球馆的筹建工作加快了步伐。

老年网球馆选址时,大家有两种意见:一是选在省体委附近的老军营、王村一带,二是在迎泽桥西面找一块地皮。最后经过反复比较,地址选在迎泽桥西头的北面。这里是市中心,离省委、省政府都近,有30亩左右的土地,除几亩耕地外,大部分是汾河滩地,不需要花太多的征地费。在与太原市协商办理土地手续过程中,起初太原市城建局不太同意,它们选中这块地要搞游乐场。经过卫主席与太原市领导做工作,太原市有关部门同意了老年体协的选址意见。但是,要真正把批准文件办下来,可没有那么容易。老年体协的工作人员先后往乡政府、区政府、市规划局、省土地局共跑了几十趟,盖了20个公章,用了107天时间,征地费只花了66万元。

老年网球馆修建多大的面积,能有几片场地,也是设计时讨论比较多的问题。如果按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原则,除征地费用外,160万元投资最多修三片场地,肯定不能满足比赛的需要。要多修场地就必须追加投资。卫逢祺主席从实际比赛需要出发,提出至少修四片场地,争取五片,并要求按照这两个方案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送王森浩省长亲自审定。同时省老年体协向省计委提交了追加90万元投资的报告。

为了把网球馆设计好,老年体协派人到天津进行了考察学习。天津市有一个六片大的网球馆,当时是全国第一馆。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涉及采光、散热、朝向、防雨、隔音等,我们在设计时听取了天津市介绍的经验和教训,尽可能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为了把网球馆的高度设计准确,老年体协还给体育建筑学会主席写了信,确定为12米。经过卫主席报王森浩省长同意,按五片场地设计。同时建一栋三层的附属楼,用于办公、更衣和洗浴。

扩初设计报送省建设厅批准后,省计委又追加投资90万元,总投资250万元。又报告物资部门申请钢材指标210吨,木材指标67方,水泥指标606吨。

1987年2月开工,由省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省政府领导对网球馆的建设工程十分关心,6月3日,省长王森浩、副省长阎武宏在省老年体协主席卫逢祺陪同下,视察了省老年网球馆施工现场,再三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当年9月竣工。网球馆采用钢网架结构,美观耐用。室内五片球场,全部是塑胶场地。办公、更衣、洗浴、休息间等附属设施同时建成,室外西侧还建了四片沙土场地。

老年网球馆的建成,对省老年人体育协会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全国老年网球比赛和其他大型比赛可以在太原举办了,老年网球爱好者有了这么好的活动场所,省老年体协的“家”大了,“家业”也有了扩大的条件。这是山西老年体育发展史上一件特别值得纪念的事。为此,网球馆专门立碑纪念,碑文题目是“山西省老年网球馆兴建记”,以卫逢祺主席的名义撰写,全文如下:

山西省老年网球馆是经省领导批准并拨款由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持兴建的,馆址位于迎泽桥西滨河西路南端,隔汾河与省老干部活动中心相望,南临桥头公园,北毗游乐园,东西长一百六十四米,南北宽一百米,建筑面积三千六百九十八平方米,建有室内外网球场地各五片,并建有更衣室、休息室等附属设施,总投资三百万。

本馆一九八六年八月一日开始筹建,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破土开工,九月竣工,包括前期准备事项整个工程历时一年零两个月。

本馆建设中始终得到了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中共太原市委、市人民政府直接关怀和省计委、省体委以及各有关单位在财力、物力、土地能源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并委托协会顾问贾云标副主席、王耀灵副秘书长、张长盛以及许月厚、王作虞等同志主管其事,因而本馆工程可谓设计新颖,结构先进,质量较好、进度较快,堪称为优良的公共建筑之一。

山西省长王森浩同志为本馆亲笔提名。老年网球馆的建成对振兴和推进我省网球运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必将发生积极的作用。当此竣工之际,谨具数语,聊表事略,以誌不忘。山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卫逢祺。

这段碑文,把网球馆的建设过程和意义记述的非常清楚,同时也饱含了对省政府领导的感激之情。

网球馆建成后不久,上级要求搞清产核资。经过清产,省老年体协两个“家”固定资产已有500多万元,成为我省“富有”的社会团体之一。

“家”大了,怎样把“家业”做大?

省老年体协领导反复进行了研究,决定住一个“家”,出租一个“家”。1988年4月,省老年体协办公地点从会馆搬到“老年网球馆”附属楼。此后,把会馆出租给省体委和青山公司,收取了60万元的租金。省老年体协要求青山公司从1988年起,每年上缴协会7万元管理费;“康乐寿服务部”每年上缴5万元管理费。

为了便于老年网球馆的经营,协会报有关部门批准把老年网球馆定为老年体协下属的事业单位,从1988年开始对外开放经营。老年网球馆有了自己的收入,老年体协的“家业”也得到了扩大。

尽管“家业”比以前大了,但老年体协勤俭办事的作风没有变。1988年4月主席会议决定,协会开支一千元以下,由主席、副主席批准;一千元以上,由常委会集体研究批准。

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的第一届领导班子从1984年3月29日组成,到1988年11月,经历了四年半不寻常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工作成就。在组建地、市、县老年人体育组织方面,在组织老年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方面,在组队参加国内外老年体育比赛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敢为人先,建设了这么好的“家”,开始创建自己的“家业”,为后来者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发展基础。 第一届老年体协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可以自豪无愧地载入省老年体协的史册。